热推荐:3D打印颈椎置换术令患者重获新生
患者因颈部外伤导致生活质量低下,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采用3D打印颈椎置换术,让患者重获新生。3月20日,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。
颈痛困扰多年保守治疗病情逐步加重
今年54岁的陈先生,在二十年前颈部受到外伤,剧烈疼痛导致他走路特别慢,甚至不敢转身、回头。2004年在当地医院做了颈椎6-7的前路固定融合手术。
(相关资料图)
两年前,陈先生感觉颈部疼痛有所加重,连翻身和起床都特别吃力,还摔倒过几次,吃饭、喝水、吞咽困难,还时常流口水。去年9月,疼痛再次加重,使得陈先生双手无力,而且麻木越来越重,已经无法下地行走。
前几日陈先生到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骨一科就诊,该科主任柳盛春经过仔细诊察,发现患者病情已经发展到颈椎多个椎体感染,同时还有多个节段的不稳定和内固定的松动,后方的椎管变窄,脊髓在椎管里被卡压,想要彻底解决,只能手术治疗。
手术困难重重
医生面对棘手问题
可是,要实施手术,一系列问题摆在柳盛春团队面前。陈先生颈椎前路做过一次手术,是否存在粘连,粘连会不会影响需要切除的椎体?由于第一次手术距离现在已经快20年了,当年用的什么器械都不知道,能不能找到配套的器械?能不能取下来上一次手术的钢板?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。
柳盛春告诉记者,患者第一次手术固定的是颈椎6-7,目前看已经有松动和感染了,这次手术一定要把病变的椎体切得彻底才行,这就意味着需要切除掉三个椎体。
14小时复杂手术
患者摆脱多年颈痛
经过一次次的阅片、查体、与患者家属反复沟通,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:一期把颈椎的前路后路都固定上,手术计划切掉三个椎体,通过术前反复在电脑上测量需要切除的范围和长度,反复与工程师沟通确认,最终柳盛春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专属于陈先生的3D打印的假体。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医生将市场上能找到的颈椎前路器械都借了过来,就怕术中取钢板的时候器械不匹配。
手术中,柳盛春小心仔细地显露手术的范围,第一次手术的钢板被顺利取下,可是由于患者颈椎反复感染,已经出现严重的硬化,稍有震动会加重脊髓的损伤,柳盛春只能用超声骨刀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地切骨头。切除三个椎体,普通情况可能十几分钟就能完成,但这三个椎体硬是用了五个小时才切除。面对复杂的病情,骨科团队一丝不苟,在历经14小时后,手术终于顺利完成。
术后,陈先生走路已经不再需要家属的搀扶,自己就可以行走,也没有了疼痛的感觉。“感谢医生妙手回春让我摆脱多年颈痛。”陈先生感激地说。
沈阳日报、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樊华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