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白街道破解“充电难”难题获多方赞誉
经过多年开发建设,和平区长白岛地区已成为颇具魅力的新型城市版块。如今这里高楼林立、交通发达、生活配套完备、教育资源优越。每天清晨,出门工作、学习的人群川流不息,随着城市扩容人口集聚,人们的出行压力也在加大。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骑乘电动自行车出行。据不完全统计,长白街道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到4000余辆,住宅区内电动自行车存在着“停车难、充电难”问题,并成为居民的烦心事。
【资料图】
如何解决?怎么破解?带着这个问题,1月14日,沈阳晚报、沈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了长白街道的居民小区进行了实地采访。
幸福南里小区:试点先行典型引路
记者一走进长白地区的幸福南里小区,就看到了社区工作室旁有一排干净整洁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棚。记者随机靠前采访了几名骑车的居民。李先生说:“以前我们这没有给车充电的地方,都是把车推上楼或从楼上飞线充电,我们也知道这样做很危险,但没办法,只能多加小心!现在好了,有了这个充电车棚就方便多了,充4小时才花一块钱挺划算,省钱又省力。”
幸福里社区书记刘洋说:“幸福南里小区有4栋高层居民楼693户,园区虽小,但也有近100多辆电动自行车。居民需求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方向。去年6月物业对原有车棚进行了升级改造,在街道和多部门指导下,加装监控摄像头、灭火器、照明灯、防火墙、阻隔板、门禁等,采取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分区存放封闭式管理。现在,升级版充电车棚得到居民认可点赞的同时,很多社区都来参观学习,成了长白街道建设充电车棚示范点。”
马总花园北小区:因地制宜棚桩并举
走进马总花园北小区,听物业人员介绍:“这里居民大都是‘回迁户’,园区有13栋高层居民楼,有2368户,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、送外卖骑电动车出行的人很多,得有500多辆,充电需求量很大,且当时园区规划建设时,没有预留电动车充电场所,想找块场地集中建大型电动车充电棚几乎不可能。”
针对园区实际状况,社区书记张永新找物业经理多次研究,最终确定“因地制宜,见缝插针,棚桩并举”建设充电场所。在每栋楼门前小块空地上灵活设立充电桩;在楼与楼间距稍开阔地建连排充电桩;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建遮雨挡雪的充电车棚,总之,只要不影响消防车通行,不影响居民活动的空地,都成了建充电场所的首选。目前,该园区已立充电柱14个,建小充电车棚9处,电动车充电小场所“遍地开花”。
深航翡翠城小区:试建成功居民认同
深航翡翠城小区是一个集别墅、洋房、高层多种建筑形态混合的花园小区。其中,高层楼居民骑电动车的比较多。物业经理说:“收到街道社区建充电场所指导意见后,物业特别支持,立即拨款筹建车棚。可到筹备建设时犯了难,有的居民不明就里,认为建设电动车棚影响园区美观,有的甚至认为会影响安全。物业组织第一次投票时,居民大多投来了反对票。社区和物业人员就往居民群里转发电动车火灾事故的视频、电动车充电安全的常识,组织召开居民代表议事协商会,征求、调整建设场地的意见。在多方不懈努力下,业主渐渐转变了思想观念,同意先建两个车棚试一试。我们选择高层的3号楼和5号楼,建成之后,居民使用体验感很好,这一消息在居民群里传开了,其他楼的居民也想在自家楼下建个车棚。目前受季节影响,有6处已经建好了有底座的车棚没有竣工,等开春就立即动工,届时电动车棚将基本满足高层居民的充电需求。”
保障:出台《电动自行车管理意见》
长白街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,长白街道辖区共有55个居民住宅小区,原有电动车充电场所仅有56处,充电能力不足1000辆。居民私拉电线、进楼入户充电,既影响小区形象,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。为杜绝火灾隐患,去年街道以区委区政府“十二条赛道”为抓手,从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堵点漏点着手。直面问题、深入调研、综合施策,出台《关于加强住宅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指导意见》,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建设,指导社区物业整治电动车充电管理乱象。出台奖补办法推动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性,寻找有专业、有品质企业进园区赞助安装运营服务,从而实现街道“给力”、企业“有利”、居民“受益”。截至去年底,已完成新建充电车棚13处,改扩建22处。计划开春以后再建成30处。届时,除个别无建设条件、无建设需求的园区外,充电场所将实现全域覆盖。
沈阳晚报、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吴强文并摄
关键词: 长白街道